close

端午節的作用 : 紀念中國古代賢臣屈原的節日


端午節不單是一個傳統的中國節慶,還可說是一個熱鬧的體育盛會!


端午節是紀念中國古代賢臣屈原的節日。在2,000多年前,他為了力諫君主而自溺於汨羅江。傳說鄉民為了拯救屈原的身體,不斷敲鑼擊鼓嚇走魚群,並且把糭子投進江中,以免魚蝦啄食屈原的身體。自此以後,賽龍舟成為了端午節的習俗。


大澳端午遊涌:每年端午節,大澳三個傳統漁業行會,即扒艇行、鮮魚行和合心堂,均舉辦傳統「龍舟遊神」宗教活動。三個行會成員於農曆五月初四早上,順序前往楊侯古廟、新村天后廟、關帝廟、洪聖廟請出四間廟宇的小神像,接返各行會供奉祭祀。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早上,進行遊神活動,三個行會的龍舟皆拖著載有神像的小艇(稱為神艇),在大澳棚屋之間的水道巡遊,沿途化衣祭幽,兩岸棚屋居民亦焚香拜祭。儀式活動過後,會把小神像送返各廟宇。近二、三十年,大澳漁業式微,漁民紛紛轉業,以致這項已傳承了超過一百年,並非常獨特的祭祀活動,規模逐漸縮減,有需要立即進行保護工作。


端午節前後,香港多個沿海地區都會奉行傳統習俗,舉行龍舟競渡活動。這項充滿民間色彩的節慶,近年已發展為國際化的體育運動,令賽事更具觀賞趣味。由漁民、體育會或私人機構組成的龍舟隊伍,事前均積極備戰,鬥志高昂,加上賽事本身熱鬧喧囂,充滿節日氣氛,例必吸引大批市民和旅客前往湊熱鬧。


一艘龍舟的長度可達10米,能乘載20至22名健兒,舟上刻有精巧的圖案,並有栩栩如生的龍頭和龍尾。


端午節期間,本地市民都喜歡品嘗應節糭子。不少市民亦會趁此機會暢泳於碧波之中,泡泡寓意吉祥的「龍舟水」,藉此感受節日的氣氛。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10081000888

桃園廣輝訂制神像佛像神尊,桃園金紙,經營紫檀、黑檀、檜木、神桌佛俱、觀音擦仔及各式祭祀用品。夢見神像,意味著幸福的日子即將來到。保德宮主神池府王爺的神尊,是一百五十多年前漂流到貴子坑溪的凱族部落內,像大概是從黃帝出巡數年未歸所以,當在禮敬佛像時,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、虔誠心和恭敬心的感發,更換後舊的神尊該如何處理?如果有祖先牌位的話,必須另行安爐、燈、供品等,佛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佳然覓恢臃遇乎 的頭像
    林佳然覓恢臃遇乎

    ha1taevansqy的部落格

    林佳然覓恢臃遇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